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
1058号房地产大厦560-561室
电话:0512-68320026
E-mail:1426348528@qq.com
1058号房地产大厦560-561室
电话:0512-68320026
E-mail:1426348528@qq.com
2021年苏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统计浅析
发布时间:2022-04-25 14:30:00 来源:未知
一苏州市混凝土和制品行业协会一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疫情防控常态化;全球供应链秩序失稳;原材料质量、价格波动较大等严峻挑战,我市混凝土行业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现就相关数据作简析如下:
一、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2021年我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共有116家,与上年度持平;混凝土搅拌机282台,比上年减少14台,降幅5.0%;搅拌运输车3595辆,基本与上年度持平;汽车泵654台,比上年增加36台,增幅5.8%;车载泵214台,比上年减少50台,降幅18.9%。
2017年-2021年苏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年份 | 企业数量(家) | 搅拌机数量(台) | 搅拌车数量(辆) | 汽车泵数量(辆) | 车载泵数量(台) |
2017 | 121 | 289 | 2248 | 555 | 240 |
2018 | 119 | 249 | 1604 | 425 | 209 |
2019 | 117 | 271 | 1346 | 548 | 224 |
2020 | 116 | 282 | 3588 | 618 | 264 |
2021 | 116 | 268 | 3595 | 654 | 214 |
(以上数据来源于每年度企业年报上报数据汇总)
由上表可见,近五年来,我市混凝土行业企业数量、搅拌机数量等相关设备变化不大。2020年开始,我市混凝土行业响应超载限载文件的要求,搅拌车数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二、生产经营、人员基本情况及原材料使用情况。
1、生产经营情况:
(1)2021年度全市搅拌站设计能力为14115万m³,比上年增加912万m³,增幅6.9%;苏州市区产能4842.5万m³,比上年增加400万m³,增幅9.0%;市县产能9272.5万m³,比上年增加512万m³,增幅5.8%。
(2)2021年度全市搅拌站实际产量6339.44万m³,比上年增加700.17万m³,增幅12.4%;苏州市区产量2310.115万m³,比上年增加244.895万m³,增幅11.9%;市县产量4029.325万m³,比上年增加455.275万m³,增幅12.7%。
(3)2021年度苏州混凝土行业实现生产总值:345.93亿元,其中苏州市区实现生产总值107.9亿元,市县生产总值:238.03亿元;2021年度苏州混凝土行业实现税后利润:6.15亿元,其中苏州市区实现税后利润:1.22亿元,比上年度减少1.29亿元,降幅51.39%,市县实现税后利润:4.93亿元,比上年度增加0.45亿元,增幅10.04%。
2017年-2021年苏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经济数据一览表
年份 | 地区 |
年设计产能 (万m³) |
产量(万m³) |
利润 (万元) |
||
2017 | 市区 | 4107 | 11897.5 | 1665.05 | 4356.32 | -566.49 |
县市 | 7690.5 | 2691.27 | ||||
2018 | 市区 | 3631.5 | 10842.5 | 1737.29 | 4743.4766 | 10395.54 |
县市 | 7211 | 3006.1866 | ||||
2019 | 市区 | 3983.5 | 11938.5 | 2013.8 | 5444.76 | 33900 |
县市 | 7955 | 3430.96 | 46600 | |||
2020 | 市区 | 4442.5 | 13203 | 2065.22 | 5639.27 | 25100 |
县市 | 8760.5 | 3574.05 | 44800 | |||
2021 | 市区 | 4842.5 | 14115 | 2310.115 | 6339.44 | 12168.93 |
县市 | 9272.5 | 4029.325 | 49292.12 |
(以上数据来源于每年度企业年报上报数据汇总)

2017年-2021年我市混凝土行业部分经济数据变化图
2021年,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受房地产企业“暴雷”,砂石、水泥等原材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的影响,行业中虽然存在应收账款周期长、财务成本增加等问题,但整体上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呈稳定上升发展态势。2、人员基本情况:
(4)全行业职工总数7014人,管理人员1425人,占职工总数20.3%;由于近两年我市混凝土行业,法规车置换的发展态势良好,使得运输车辆驾驶员处于持续增加状态;而在其他岗位上,我市混凝土企业通过精简人员,提高人员工资与待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再教育,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更大的利益。
3、原材料使用情况:
(5)我市混凝土行业,2021年水泥年耗用总量约为1525.93万t,石子年耗用总量约为5761.23万t,资源砂年耗用总量约为1685.84万t,机制砂年耗用总量约为3218.80万t。

2021年我市混凝土行业六大材使用情况占比表

2019年-2021年三大材耗用情况变化表
三、企业结构与布局现状。2021年度,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总产量高达6339.44万m³,其中年产量﹤30万m³的企业数量:24家;年产量大于等于30万m³,小于60万m³的企业数量:46家;年产量大于等于60万m³小于100万m³的企业数量:37家;年产量大于等于100万m³的企业数量:9家。

2021年苏州市混凝土行业不同体量企业方量占比图
2021年企业超过200万m³的集团(企业)有4家,分别是建国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七家)471.84万m³、昆山申昆(六家)387.32万m³、南方水泥(苏州)(三家)288.32万m³、苏州市星火混凝土有限公司200万m³;超过100万m³的集团企业有11家,分别是苏州工业园区永盛混凝土有限公司(三家)189.64万m³、国产实业(苏州)新兴建材有限公司(三家)175万m³、苏州爱德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两家)163.35万m³、禾海(苏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144.96万m³、常熟市常龙混凝土有限公司(三家)135.4万m³、昆山市润建建设实业有限公司(两家)118.6万m³、苏州远华混凝土有限公司115万m³、太仓申昆混凝土有限公司(两家)108.46万m³、张家港德申混凝土有限公司107万m³、苏州上建杭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100.83万m³、昆山市天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100万m³。我市CR8总方量为2020.4213万m³,系数为31.87%(说明:CR8指苏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排名前8家企业(集团)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与上年(31.98%)浮动不大。且今年超过100万m³的集团/企业,数量较以往增加,这表明我市混凝土行业的竞争模式为“集中竞争”,在这种竞争模式下,还需要行业内继续加强自律,创新自律方式;骨干企业做出表率作用,不参与恶性价格竞争;行业内加强企业整合,优化产能布局。四、我市混凝土企业在全省混凝土行业的地位。
2021年度,我市混凝土产量6339.44万m³,占全省总量(31436万m³)的20.17%,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的位置,我市产能13203万m³,占全省总产能(90225万m³)的14.63%。
我市共有11家企业(集团)进入“2021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供应量前30名企业名单”,分别是:建国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七家)471.84万m³、昆山申昆(六家)387.32万m³、南方水泥(苏州)(三家)288.32万m³、苏州市星火混凝土有限公司200万m³、苏州工业园区永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189.63万m³、国产实业(苏州)新兴建材有限公司(三家)175万m³、苏州爱德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两家)163.35万m³、禾海(苏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144.96万m³、常熟市常龙混凝土有限公司(三家)135.4万m³、昆山市润建建设实业有限公司(两家)118.6万m³、苏州远华混凝土有限公司115万m³。
五、绿色生产改造考核达标情况。
预拌混凝土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及环保型管理是国家政策主导方向。截止2021年底,我市有103家企业通过绿色生产改造的验收,达标率88.79%,其中市区21家通过绿色生产改造验收占市区29家的72.41%;市县有82家通过改造验收,占市县87家的94.25%。希望尚未完成验收达标的企业,积极改造,尽快完成绿色生产管理要求。
六、发挥协会作用,规范行业管理。
(1)搭建信息采集、合同备案等平台,会员之间资源共享,多沟通、多协调、多合作,促进共赢发展;
(2)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企业自律意识,企业间有序竞争;
(3)开展技术讲座,职业培训等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4)开展评先创优活动,为促进苏州混凝土行业又快又好发展而共同努力。
七、2021年度我市混凝土行业出现的一些特性:
(1)随着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我市混凝土行业企业数量趋于饱和,已连续多年维持在115家左右;
(2)为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国家和地区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新的基建投资也给我市混凝土行业带来新的需求,截止2021年年底,我市混凝土行业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3)我市混凝土行业从业人员越来越专业化,技术化,人员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持证上岗人数逐年增加;
(4)我市混凝土行业中,企业保有设备开始增加,具体体现在搅拌车等主要运输设备上,这表明我市混凝土行业积极响应主管部门限载限超的号召,积极更换法规车辆,目前我市混凝土搅拌车更换法规车辆越来越多;
(5)随着近年来原材料的紧张与稀缺,我市原材料使用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机制砂、矿粉等原材料的耗用开始增加;
(6)随着近年来原材料的紧张与稀缺,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违规海砂等严禁使用的主材流入我市建筑行业市场;全市各主管部门明令禁止使用违规海砂,并要求企业要加强对氯离子的检测,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做好每一批次的抽检查工作,并做好留档保管,以保证我市在建工程的质量安全。
目前,我市混凝土行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
(1)行业资金压力和发展风险较大。应收账款高居不下,付款比例由以前的70%下降到60%,甚至50%(第二月付第一月混凝土货款的70%降到60%-50%),且逐年居高不下,这大大加强了混凝土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2)现在我市混凝土销售合同版本参差不齐,且合同条款存在“霸王条款”,各种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加大了企业的资金风险,加剧企业的资金压力;混凝土市场交易价格下浮点数急剧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障混凝土企业的合法权益,会打击我市混凝土企业的积极性;
(3)我市混凝土行业泵送费用问题,连续十几年一直维持不变,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和混凝土行业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
(4)混凝土现场浇筑过程中,施工企业无法配备具有一定混凝土专业知识的施工人员和设备,不能很好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施工,做好后期保养;无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安全,在浇筑过程中的胡乱加水和违规施工;
(5)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无法按照养护要求,过早拆模,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破坏;
(6)目前我市无资质搅拌站的情况还是较为严峻,数量多,分布较为广泛、且整治需涉及的部门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理无资质搅拌站的难度;我协会也多次发文呼吁会员单位,严禁出卖、出借混凝土资质证书及送货小票给无资质搅拌站使用。
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苏州市混凝土和制品行业协会
二〇二二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