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
1058号房地产大厦560-561室
电话:0512-68320026
E-mail:1426348528@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之窗 > 行业新闻 >

苏州市2013年预制混凝土管桩行业浅析
发布时间:2017-01-03 13:52:09      来源:未知
2013年苏州市预制混凝土管桩行业统计浅析 
──苏州市工程监理协会预制混凝土管桩行业分会──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3年我市预制混凝土管桩行业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的市场环境下、在市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在全行业领导和员工的努力下有了较快发展。现统计浅析如下: 
      一、全市预制混凝土管桩企业数量无增减,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增幅均较大。 
      2013年全市预制混凝土管桩行业具有二级混凝土预制构件资质的预制混凝土管桩企业13家,其中:市区4家,市(县)9家,与2012年持平。行业拥有生产线30条、高压釜66台、年生产能力3461万米,比2012年增加了2条生产线,增幅7.1%;高压釜与上年持平;生产能力增加了581万米,增幅20.2%。 
      年生产能力增幅较大的地区是:常熟市增加120万米,增幅46.2%;吴中区增加161万米,增幅40.3%;太仓市增加400万米,增幅40.0%;相城区增加120万米,增幅40.0%;工业园区增加50万米,增幅38.9%。增幅原因主要是设备的技术改造,加快了设备的周转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年生产能力增加最为明显的企业是:苏州三和增加400万米;苏州汤始建华增加161万米;江苏康盛增加120万米;苏州星火增加100万米,分别比上年增长:50%、40.3%、125%、50%。 
      二、全市预制混凝土管桩行业的年产量、年销售量、年销售额增幅较大。 
      2013年全行业管桩年产量2322万米,年销售量2265.73万米,分别比2012年增加421.1万米、419.43万米,增幅:22.1%、22.7%。 
      年产量增加较大的是常熟增加174.3万米,增幅246.5%;相城区增加90万米,增幅40.9%;吴中区增加104万米,增幅30.1%;太仓市增加159万米,增幅22.1%;但张家港、吴江和昆山2013年产量出现了下降,分别降低了:33.3%、20.0%、10.0%。2013年年产量增幅较大的企业是苏州星火增加160万米,江苏康盛增加156万米,苏州三和增加137万米,苏州汤始建华增加104万米。 
管桩销售量增幅较大的是:常熟市增加165.5万米,增幅241.6%;相城区增加120万米,增幅61.5%;太仓市增加206万米,增幅30.7%;工业园区增加12.2万米,增幅12.5%。但昆山、张家港和吴江销售量分别减少33.27万米、73万米、10万米;降幅分别为36.96%、26.1%和18.2%。 
     2013年全市管桩行业年销售额272496.4万元,其中市区企业销售额98672万元,市(县)企业173824.4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加74673.91万元、22229.6万元、52444.31万元,增幅分别为:37.7%、41.0%、43.2%。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常熟212.1%,其次是相城区67.7%。吴江和园区销售额出现了下降,分别降低了20.0%和12.8%。2013年销售额增幅前四位的企业有:苏州三和(增加27237.5万元)、江苏康盛(增加14112万元)、苏州星火(增加13000万元)、苏州汤始建华(增加9024万元),增幅分别为:34.5%、453.5%、86.7%、21.3%。 
      三、全市管桩行业企业总人数有所增长,管理人员增幅较大。 
      管桩企业职工总人数2802人,管理人员505人,比2012年分别增加了:80人、81人,增幅分别为:2.9%、19.1%。 
      2013年总人数、管理人员增幅较大的地区是:太仓市总人数增加49人、增幅4.4%,管理人员增加81人、增幅51.3%;张家港市总人数增加65人、增幅16.3%,管理人员增加20人、增幅41.7%。2013年总人数、管理人员增幅较大的企业是:张家港华诚总人数增加55人,增幅61.1%;苏州星火分别增加50人、50人,增幅分别为23.8%、333.3%;苏州三和分别增加44人、80人,增幅分别为4.5%、57.1%;张家港大新分别增加40人、10人,增幅分别为36.4%、100%。 
      四、全市管桩企业实验室持证人员不增反降。 
      2013年管桩企业实验室持证人员53人,比2012年减少13人,减幅24.5%。2013年实验室持证人员人数较2012年有所增加的地区是:常熟市增加2人,增幅33.3%;工业园区增加1人,增幅25%;其他地区实验室持证人员都较2012年有所减少,相城区减少5人,降低35.7%;太仓市减少5人,降低38.5%;昆山市减少4人,降低57.1%;张家港市减少2人,降低20%;吴中区、吴江没有增减。2013年实验室持证人员有所增加的企业是:江苏康盛增加2人,增幅66.7%;苏州中天增加1人,增幅25%。实验室持证人员比2013年减少的企业有:苏州三和减少5人,降低41.7%;苏州星火减少3人,降低37.5%;苏州中坚减少2人,降低33.3%;张家港宝力、张家港大新都减少一人,分别降低25%、33.3%。 
      五、全市管桩行业年上缴税金增幅较大。 
      全市管桩企业上缴税金12882万元,其中市区企业上缴税金5159万元,市(县)企业7723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加3166.32万元、1556.8万元、1609.52万元,增幅分别为:32.6%、43.2%、26.3%。 
2013年上缴税金增加的地区是:太仓市增加1925.98万元,增幅36.9%;吴中区增加828万元,增幅34.9%;相城区增加691万元,增幅99.7%;常熟市增加37.54万元,增幅841.7%。2013年上缴税金较大的企业有:苏州三和、苏州汤始建华、苏州星火、苏州中天,上缴税金分别为:7100万元、3200万元、1100万元、575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925.98万元、828万元、600万元、37.8万元,增幅分别是37.2%、34.9%、120%、7.0%。 
      综上所述,我市预制混凝土管桩行业基础较好,主要是骨干企业起主导作用,CR4(行业集中度指标之一,即销售前四名企业占本市行业市场销售份额)为72.4%。只要这些行业骨干在市场竞争中率先垂范,那么市场秩序、产品质量即有了基本的保证,但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对外地管桩企业市场行为和产品质量的监管,为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全行业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