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
1058号房地产大厦560-561室
电话:0512-68320026
E-mail:1426348528@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之窗 > 行业新闻 >

2011年市区预拌混凝土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2017-01-03 13:48:26      来源:未知
                                              2011年市区预拌混凝土工作小结 
    1、概况。目前全市混凝土企业109家,较2010年的105家增长3.8%。产量4423万方较2010年3914万方增长13.0%。苏州市区混凝土企业37家,和2010年持平。产量1893万方较2010年1714万方,增长10.4%。市区及全市2011、2010、2007年部分生产经营数据对照表见附件一、附件二。 
    2、回顾年度工作,下半年完成常规工作外,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牢记“双向服务”,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安排会议,让市(县)协会会长、企业领导和造价处领导直接交流、沟通,多次向局、处领导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在市场价格方面遇到的困难。有时企业成本上升,指导价不升反降,和周边上海、无锡、常州相比苏州的指导价在低位运行。对砼企业各种标号砼配合比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汇总后供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参考,建立原燃材料价格调查制度,及时收集、反映价格的变化及走势。由于事实数据清晰,合情合理,引起领导重视,造价处据实作合理调整,解决了多年来砼强度级差价不合理的问题,使砼指导价逐步趋于合理,对规范市场行为,价格逐步稳定、合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起到良好作用。二是参与《苏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起草、修改讨论、附图校核等工作。“规划”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统领行业科学、健康发展,依托“规划”相关部门齐心合力执行好规划,必将推动行业又快又好发展。三是协助市局推动苏州市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进程做好相关工作。在市局建筑业处主持下和各市(县)协会会长一起讨论、分析、研究如何加快绿色生产进程,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陪同领导实地考察,选择市区4家企业作为苏州混凝土行业绿色达标的先行企业,并组织上述企业撰写发言稿,在2012年1月5日的“苏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推进会暨发展规划宣贯会”上交流发言。会后,即写出简讯发表在苏州及省协会的网站和杂志上,对推动苏州市混凝土行业绿色进程起到促进作用。 
    3、配合省协会做好2009-2010年江苏省混凝土行业最佳企业及优秀企业家的企业申报、市预拌混凝土专委会初评以及陪同专家组现场考评等项工作。全市评出国产实业(苏州)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2家“最佳企业”和刘建平等7位“优秀企业家”。2009-2010年度的评比正好是“十一五”时期最后年度的评比,是行业的重要活动,各企业高度重视,申报十分踊跃,质量显著提高。苏州市混凝土行业的企业和企业家不负众望,评出的“最佳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数量在全省十三个地级市中名列前茅,评比活动对强化技术进步、质量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所起作用较为突出。 
    4、传递行业信息,反映行业动态,开拓行业视野,服务行业发展,认真做好网站工作。网站设“首页主栏目”4个(公告通知、行业快讯、最新法规、文章集锦)次栏目“行业动态”、“标准规范”、“教育培训”等10个;同时设“协会内部栏目4个,开设网站链接7栏、114个网站。2011年公布信息约2400条。08年运行以来共公布信息8000余条,受到相关行业尤其是监理、检测、砼行业从业人员欢迎,至今点击率超过65万人次,日均点击率(搜索人数)由最初始阶段日均200人次到日均400人次,发展到目前日均1600人次,是最初的8倍。 
    5、行业培训。协助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做好砼企业试验室检测人员上岗培训、砼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培训、试验室检测人员老证换新证等项工作。由于相关工作到位,市区砼企业参加老证换新证培训工作超200人,全市近550人,促进人员素质、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提高。 
    6、完成一年一度的2011年苏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统计工作。并协助省协会完成全省混凝土行业的该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苏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展望(暂定名)”拟发表在省协会和我会的网站和杂志上。 
    7、宣传、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吴江ERP设施已覆盖全市。虽尚属初级阶段,仅是生产、原材料报表及试验室运作等模块工作,但这是有益的尝试。我们在市区和各市(县)同行业中广为宣传,时机成熟时,我们亦可借鉴吴江的做法完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现在全市ERP42家,占总数38.5%;市区20家,占54.1%。全市GPS97家,占总数89.0%,市区33家,占89.2%。 
    8、其它。①合同备案31份。向备案企业广泛宣传、导向,签订合同要规范,尽量做到标准化。合同填写清楚,操作诚信规范,才能避免扯皮,保证工作质量。②根据市区砼自律公约,去年处理违反《公约》插足已签合同4起,维护会员合同款2219万元,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此外,受理社会对行业投诉,及时和相关方沟通,公正、妥善处理有关纠纷,维护行业声誉和形象。③由于企业融资难,经营面临困境,及时和银行业沟通,在民生银行支持下,灵活采用“联保”形式帮助厂家企业贷款近2000万元。 
                                                                       2012年3月